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事情經過:
武漢的劉女士32歲,因為突然解不出手,就去醫院詢問,結果醫生告訴她這是有子宮肌瘤。但同時還告訴她,已經懷孕了。
劉女士很想生下來,還找到人保胎,可是她很快發現自己的肚子一個勁地長,2個月就有皮球那么大。
原來她不是懷孕,而是懷了葡萄胎。
葡萄胎是什么意思?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間質高度水腫,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間相連成串,形如葡萄,亦稱水泡狀胎塊(HM)。
異常受精后無法正常發育成胚胎的病變,是因妊娠后胎盤滋養細胞異常增生,間質水腫,終末絨毛轉變成大小不一的水泡,相互連接成串,狀如葡萄而得名,又被稱為“水泡樣胎塊”。
小么提醒:患有葡萄胎的女性需要進行刮宮,如果子宮不大,內容物比較少,那么一次就可以刮干凈;如果內容物比較多,有數不清的水泡,會轉移,一次很難刮干凈,那么需要兩次刮宮。其主要原因是過長時間地清理子宮內容物不僅會增加出血量,而且還會出現并發癥,對女性身體健康不利。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那么為什么會有葡萄胎現象的發生?
1. 營養因素
飲食中缺乏維生素A及其前體胡蘿卜素和動物脂肪者發生葡萄胎的幾率顯著升高。研究發現妊娠滋養細胞腫瘤(GTT)患者血清中的葉酸活力很低,而胚胎血管形成時期葉酸缺乏,就會影響胸腺嘧啶合成,從而導致胚胎死亡及胎盤絨毛中的血管缺乏;飲食中胡蘿卜素的消耗低,發生葡萄胎的危險性增加;維生素A缺乏地區的葡萄胎發病率增加;葡萄胎組織中微量元素Zn、Se含量下降。
2. 內分泌失調
葡萄胎的發生與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有關,故多見于20歲以下以及40歲以上婦女。動物實驗證明,懷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盤產生水泡樣變,因而認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
3. 孕卵缺損
可能與卵子本身發育異常有關。但是目前還沒有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論實。
4. 年齡因素
年齡是另一高危因素,大于35歲和40歲的婦女妊娠時葡萄胎發生率分別是年輕婦女的2倍和7.5倍。相反,小于20歲婦女的葡萄胎發生率也顯著升高。
5. 種族因素
種族間葡萄胎的發病率的差異被引起注意。有報道,美國黑人婦女葡萄胎的發病率僅為其他婦女的一半。在新加坡,歐亞混血人種葡萄胎的發病率比中國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人高2倍。
6. 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是控制細胞生長分化的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和過度表達以及抑癌基因的變異失活等與腫瘤的發生有關。
小么提醒:曾經有個葡萄胎現象的女性,至少要避孕二年才能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