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品
肝臟是我們身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肝臟的健康與否和飲食息息相關。不同的飲食方式,有的能吃出健康肝臟,有的卻吃出肝病。讓我們一起細數那些傷肝的飲食方式。
飲食不健康易得脂肪肝
飲食習慣不健康的人,最容易得脂肪肝。比如經常大魚大肉、油炸食品、甜食以及飲食過多、無節制的人,會造成營養過度,使肝臟的脂肪合成過多。當食物中脂肪含量過高時,可使熱量增高,不利于控制熱量攝入,過多攝入脂肪含量過高的食物,超過了肝臟處理的限度,使肝臟負擔增大,干擾了對脂肪的代謝,打破了肝臟的輸入輸出平衡,脂肪就會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么么關愛:飲食上應盡量避免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肉皮、雞鴨皮、內臟、魚子、蟹黃以及油炸食物等。
還有些年輕女性為了保持體型苗條,盲目節食而致營養不良,也容易得脂肪肝。營養不良怎么還會得脂肪肝?專家解釋:這是由于營養不良時蛋白質缺乏,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造成肝轉運甘油三酯發生障礙,使脂肪在肝內堆積。
亂吃保健品導致肝損害
很多人尤其是都市白領喜歡服用保健品來改善健康狀況。但是,不科學的大量進補,亂吃保健品會導致肝損害。專家指出,多數人通過正常飲食,身體內的各種營養素并不會嚴重缺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每天仍然大劑量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數不能被有效吸收,要經過肝臟代謝分解排出體外,這就無疑增加了肝臟的工作量。而鐵劑、維生素A和D等攝入過多不能排出體外,還有可能蓄積在肝臟導致中毒反應。
么么關愛:進補保健品前一定要咨詢醫生或者做個全面體檢,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進補;如果需要服用保健品,也要切忌大劑量、長期服用。另外,大多藥物經肝臟代謝,一些藥物可以導致肝損傷,如果因某種疾病不得不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如服用類固醇激素、水楊酸制劑和某些鎮靜止痛劑等藥物時,要定期監測肝功能。
吃沒完全熟的食物易感染肝病
傳染性肝病如甲肝、戊肝,主要是食用了被甲、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引起,特別是煮的半生半熟的貝殼類海產品如牡蠣、蜆子、蛤蜊、毛蚶及一些魚類等。很多人喜歡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很容易感染。
么么關愛:預防甲肝及戊肝,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實行分餐,生食與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貯藏容器均應嚴格分開,防止污染。
有肝病的孕媽媽有哪些該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