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底氣十足!兩款羊奶粉新品迅速問世還要進軍特醫食品! |
發布日期:2020/4/20 發布者:佚名 共閱45530次 |
由于疫情的影響,政府部門、專家都在呼吁減少出門,部分企業的復工也受到影響。其實,對于企業來說,疫情是危機也是轉機,關鍵看各企業的應急預案,危機營銷是否合理及時。 對于那些優秀的企業而言,看到的無疑是機遇。 01、市場反應迅速 在疫情爆發初期,乳鐵蛋白、益生菌等產品在母嬰店的銷售十分火爆。《母嬰時代》記者也在朋友圈看到不少渠道商在大力宣傳推廣乳鐵蛋白、益生菌等營養品,一些地方甚至出現產品賣斷貨的情形,可見這些營養產品的火爆程度。 2月20日,貝因美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也透露,貝因美的健康產品比如乳鐵蛋白、益生菌一下子全部賣斷貨。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經歷過這次疫情后,消費者會開始重視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這對營養品的發展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些嗅覺敏銳、對市場反映迅速的企業早早展開了布局。 近日,陜西和氏乳業對外宣布推出了元恩乳鐵蛋白+初乳+益生菌調制羊乳粉及元恩系列十聯菌配方羊奶粉。 @和氏元恩乳鐵蛋白+初乳+益生菌調制羊乳粉 元恩乳鐵蛋白+初乳+益生菌調制羊乳粉同樣以生鮮羊乳為原料,特別添加了乳鐵蛋白、初乳粉、乳雙歧桿菌Bi-07、脫鹽羊乳清粉、菊粉、酪蛋白磷酸肽、牛磺酸等營養成分。 對于乳酸菌,很多乳制品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添加,而和氏乳業此次推出的元恩系列十聯菌配方羊奶粉,就添加了10種乳酸菌。 據了解,這10種乳酸菌分別是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干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兩歧雙歧桿菌、嗜熱鏈球菌、嬰兒雙歧桿菌、乳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 和氏元恩系列“十聯菌配方羊奶粉”以生鮮羊乳為主要原料,采用干濕復合法工藝加工而成,除了上述10種乳酸菌,還特別添加純羊乳清、濃縮羊乳清蛋白、亞油酸甘油酯、磷脂、牛磺酸、維生素、益生菌等多種營養成分,多種活性乳酸菌雙向調節腸道,形成抗菌生物屏障,維護人體健康。 02、進軍特醫食品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以及消費不斷升級,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市場逐步升溫,各大企業對特醫領域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并不斷加碼中國特醫食品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和氏乳業也正式進入了這一市場。2月19日,和氏乳業“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羊奶粉生產線建設項目”正式啟動。 據了解,該項目一期總投資2.57億元,項目建設用地100畝,建設周期12個月,項目建成后,將年產2萬噸,年產值22億元,在充分利用陜西省羊乳產業豐富資源的同時也能進一步帶動地域經濟發展。 和氏乳業稱,此舉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行動綱領,更好地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千億羊乳產業計劃;同時進一步豐富產品系列,應對我國特殊膳食市場競爭,以搶先布局大健康“藍海”,壯大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氏作出投資新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羊奶粉生產線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目前我國批準生產特殊醫學配方食品的企業僅有十九家,其中十家為外資國際大型企業,九家為中資企業,而羊奶作為特醫配方食品的重要資源,目前尚屬空白。 和氏乳業洞悉當下消費者需求,在國內率先開辟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羊奶粉生產線,極大提高了羊奶加工深度,在豐富產品系列的同時,也加速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03、專業底氣足 記者發現,現在很多傳統嬰配粉生產企業都在向現代化的專業營養產品提供者轉型。但是轉型的背后考驗的是企業的專業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 特別是特殊醫學用途食品,該領域的注冊門檻非常高,審批監管也很嚴格,對生產企業的研發能力、生產能力、檢驗能力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較高。 資料顯示,和氏乳業集團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嬰配行業政策法規的貫徹實施,提前規劃布局,是國家嬰粉配方注冊制實施后的獲證企業。 其生產線全程采用信息化管理,達到了全自動化、智能化、透明化生產。如此生產出來的每一罐奶粉,都要經過和氏檢測中心進行多項指標、多道程序的科學檢測,合格后才可進入市場。 而和氏乳業能夠進入這一領域,表明在研發實力、專業能力等方面的準備都比較充足,也儲備了雄厚的力量,因此才有底氣。 據了解,特醫食品在國外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年消費量達到400-500億元,雖然在國內總量還很小,但在國內,特醫食品是消費的潛在市場之一,并且市場銷售在持續增長。 近幾年,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和消費意識的改變,對營養食品的需求在不斷擴大。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特醫食品還是營養品,目前國內的市場還都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越早布局,就有越多的時間去準備。 未來,在新的競爭形勢下,像和氏這樣的既有專業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營養健康食品,又有專業化程度要求高的特醫食品的企業,才具備更多想象力。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