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對不孕不育給出的定義是: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且沒有采取避孕措施,超過一年仍未懷孕的,屬于不孕不育范疇。
中國育齡夫妻中有10%-15%會出現生育難問題。——這是官方的數據。
生育出問題 老公責任也有一半
傳統觀念認為,女方是生兒育女的“主要責任人”,無論能否受孕還是生男生女,這些問題統統歸咎在妻子身上。但真實情況是,在所有不孕不育夫妻中,男女問題恰恰各占一半。
大量不孕不育臨床研究證實,男女雙方的原因大約各占40%,另外20%是雙方因素或者不明原因導致的。
現在不孕不育的檢查手段已經非常先進,男女原因也可以被區分劃分出來。總體來看,男女問題占比是1:1,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夫妻共同因素,也就是說兩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
在談到影響生育能力的各方因素時,每位專家都把年齡這個要素放在了第一位。
現在最想要二胎的家庭,夫妻年齡基本都在35歲以上。在35-45歲這個年齡段,夫妻雙方都會面對生育功能減弱的不爭事實。
超過35歲以后,女性有可能遭遇卵巢功能不佳、子宮內膜出現異常,輸卵管堵塞等問題;而男性也會相應出現睪丸功能減退、少精弱精畸精、前列腺炎等各類情況,性功能障礙也時有發生。這一年齡段的夫妻不孕不育發生率至少會提高到20%-30%。
男性精子質量在下降
大家通常會講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5-28歲,而相對少去關注男性年齡與精子質量。其實男人和女人一樣,隨著年齡增大,精子質和量也會逐漸下降。
雖然理論上只要男性可以產生精子,就可以通過各種方法讓卵子受孕,但精子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胚胎質量。
國外一組全部由同一年齡段女性供卵的試管嬰兒試驗證明,盡管受孕幾率沒有明顯差異,但的確是年齡越大的男性精子質量越差,甚至會導致流產、胎停育幾率增加。
如果男性精子質量不佳,其中異常物質的增加會影響到精子DNA完整性,一旦出現較多DNA碎片,精子有可能無法與卵子結合,又或者結合后受精不好,即使受精也無法順利著床,以及著床后也容易流產。雖然年輕的卵子會對精子有一定修復作用,但現實生活中多數夫妻的年齡往往差距不大,所以男性年齡也成為影響高齡夫婦孕育子女的重要原因之一。

別讓不良習慣擋“孕”氣
上世紀90年代,一名來自丹麥的學者通過對比過往文獻記錄的男性精液質量發現,當時的精液濃度已經較30年代下降了49.7%,并由此引發了再過50年男性精液或不存在的巨大爭論。
而中國的研究分析顯示,中國自1981-2006年這25年間男性精液濃度的確是在下降。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研究該院2004年-2008年五年的精液化驗情況發現,無精癥的發生率從6%增加到10%,弱精癥則從70%提高到90%;而且這些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也在加重,生殖能力在進一步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每10年會參照1萬名剛剛成為父親的男性精液濃度平均值,發布一次“精液正常值”,理論上離這個數值越近,讓妻子成功受孕的機會就越大,反之則越低。
世界衛生組織先后發布了五版男性精液正常值,每一版的數值都在下降。第三版精液濃度是6000萬/ml,而第四版就降到了2000萬/ml,如今第五版的精液濃度已經變成1500萬/ml。
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打仗肯定需要部隊,精子要想順利與卵子見面,肯定也要有一定規模。精子數太少肯定無法讓妻子懷孕,而精液濃度降低肯定也會影響“打勝仗”的幾率。
除了年齡這個獨立且明確的因素外,生活習慣、飲食方式、環境污染都可能變成我們為人父母的“攔路石”。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都越來越大,過度勞累、不能保證充足睡眠都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況。非健康飲食、吸煙飲酒也會影響生育能力。
特別強調的是,男性在選擇運動方式和強度時一定要科學,長時間蒸桑拿和過度騎行都有可能影響前列腺。
牛仔褲或過緊的褲子也會影響睪丸功能,另外,久坐會讓身體局部溫度升高,而高溫也會對精子產生不良影響。
手機和電腦的長時間使用肯定會產生一些電磁輻射,特別是有些人習慣把筆記本電腦放在大腿或抱在腹部工作,這些都會一定程度影響人們的生殖功能。
建議:給你的老公做做檢查
半年沒有懷孕的夫妻雙方可以先做常規檢查,女方除了婦科檢查外,還可以做B超和內分泌檢測,了解一下排卵與內分泌是否正常,身體有無婦科炎癥等情況;男性只要做一個精液常規檢查即可。
如果超過一年沒能受孕,且上述檢查無異狀,那么女方建議做輸卵管檢查,男方可以接受精子形態等深化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