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生育寶寶可是一件大工程,備孕準備當然必不可少。哪位媽媽都不希望自己在懷孕過程中出現任何意外,都希望平安度過。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孕前的準備工作。
既然備孕如此重要,那就不能隨隨便便,尤其是在這四種情況下,更應暫停備孕!
1. 剖宮產后不夠兩年
雖然說剖宮產2年后再要孩子的觀點是醫生的建議,不是一定的,但女性最好還是讓子宮有一個恢復時間。
如果懷孕間隔過短,比如剛過了半年就再次懷孕,那么對于媽媽來說,妊娠時出現子宮破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等情況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而且,懷頭胎時,媽媽就已經消耗了大量的鐵元素和葉酸,假如生完之后這段時間,營養儲備還不充分就再次懷孕,那么媽媽和寶寶的健康就容易受到影響。
所以,對于剖宮產的媽媽,如果計劃生二胎的,最好相隔兩年以上,期間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在生二胎之前,必須要先進行一次全面的孕前檢查。
如果不到兩年意外懷孕了,這種情況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在醫生建議下決定去留。
2. 剛流產不久
流產對于一個女性的傷害,我想應該不用說了。不管是人工流產和意外流產,對女人生殖系統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傷。如果是流產不久,一般是不建議馬上要孩子的,需要做好避孕措施。
這是因為人流后身體需要一個恢復調理時期,如果在生殖系統健康未恢復之前懷孕,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會造成不利干擾,還有可能增加流產可能性。
所以建議等個半年左右時間,讓子宮等生殖器官得到充分恢復后,再懷孕也不遲。
如果是反復流產,最好先確定原因再考慮懷孕的事情。
3. 宮外孕
宮外孕又被稱作異位妊娠,是指受精卵沒有到達子宮這個孕育胎兒的搖籃,而是在其他地方停留下來。
宮外孕的問題是每一個女人都應警惕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意外懷孕,大多發生在輸卵管,也可見于腹腔、卵巢等部位,但是很少見。不管發生在哪,只要不在宮內,不僅存活幾率幾乎為零,嚴重時也會威脅母親的生命。
所以懷孕早期需早點去醫院檢查排除宮外孕的可能,發現宮外孕則需要及時處理。
另外,出現過宮外孕再次發生宮外孕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有宮外孕史的女性再次備孕前需要去醫院檢查下,排除宮外孕發生原因,盡可能降低宮外孕再次發生的可能。
4. 剛取掉宮內節育器
宮內節育器是一種放置在子宮腔內的避孕裝置,通過干擾受精卵著床,從而達到避孕的目的。當計劃懷孕時,需要取掉宮內節育器。不過,如果取掉宮內節育器后立即受孕,不利于優生。
無論放置時間長短,作為異物的宮內節育器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子宮內膜等組織有一定損害和影響,這對于胚胎的著床及胎兒的生長發育不利,會給新生兒造成缺陷。
故曾經放置宮內節育器的女性,在計劃懷孕時,建議在取環后至少半年再懷孕,以便給予子宮內膜一個恢復時間,利于優生。
小么說說:好的種子加上好的土壤,種子才能茁壯成長。所以,備孕夫妻如果遇到上述的情況,不要著急懷孕,延后半年或一年,就可以有一個更優秀的寶寶,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