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月經與排卵的關系看起來挺復雜的,也讓不少備孕女性糾結不已。很多人認為有月經就代表還有生育能力,因為一般情況下,月經代表卵巢有排卵。但是,也有個別的情況會導致有月經而無排卵。因此,備孕中的女性可要注意了。
卵巢有規律的排卵是生育的必要條件,造成無排卵的原因多由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中任何一環存在病理障礙所致,但也可能受身體其他內分泌腺疾病因素所影響。因此,女性若是出現無排卵癥狀,要查清楚導致無排卵的因素在哪一環節。
以下情況可能會導致無排卵:
1. 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紊亂:女性的情緒長期處于緊張、焦慮、憤怒、憂傷等不良情緒,而致腦部功能失調引起不排卵或排卵不正常,或因席漢氏綜合征、高泌乳血癥引起不排卵。
2. 剛進入青春期的少女:生殖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內分泌功能尚未穩定,卵巢尚處于幼稚階段,雖然有月經,卵巢也有卵泡發育,但不一定能形成優勢卵泡,有可能最后被吸收掉,不能排卵。
3. 更年期女性:生殖器官開始萎縮, 體內激素水平降低,卵泡不一定能發育成熟, 雖有月經來潮但不一定有排卵。
4. 患有某些疾病者:如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有月經也不一定有排卵。
5. 藥物因素:由于長時間服用避孕藥、抗排斥藥等藥物的刺激可能導致女性不排卵不來月經。
總得來說,就是月經和排卵的關系密切,排卵決定月經。有排卵就一定有月經,而有月經卻不一定會有排卵。

圖片來源:昭元攝影(配圖與本文內容無關)
備孕的夫妻都明白,在排卵期同房才會有受孕的可能,那么怎么自我檢測排卵期呢?
1. 經間痛感覺法:排卵過程中,卵泡從卵巢中慢慢釋放出來,引起小腹脹痛。卵泡破裂釋放時間長短不一,故而這種感覺持續時間也因人而異。多在2次月經中間發生這種脹痛感,醫學上稱為經間痛。
2. 點滴出血觀測法:卵泡排出時撕破卵巢壁,引起局部出血,但在腹腔內很快被吸收。也有少數女性,出血量較多,血液流到體外,內褲有血跡,醫學上稱為排卵期出血。
3. 基礎體溫法:每天清早醒來,立即檢測基礎體溫。每天測得的基礎體溫標在方格紙上,排卵期規律女性,可以發現排卵期前2周左右基礎體溫<36.5℃,而排卵期后2周左右基礎體溫則大于這一數值。1個月中,基礎體溫前低后高,這一雙向曲線開始變高的那天則為排卵期。因2個卵巢交替排卵,故而至少要測定3個月,才能真正了解雙側卵巢排卵情況。
4. 月經倒退14天計算法:女性排卵過程中會分泌雌激素,使子宮內膜迅速充血增厚,為受孕提供溫床。9天后若未受孕,子宮內膜會脫落出血,形成月經。這一過程一般需5天,排卵后第14天即可有月經。據此,月經規則女性從下次月經開始倒退計算14天即可算出排卵期。
5. 白帶觀察法:1個月經周期中,白帶并非一成不變。大多數時候,白帶干稠且較少。而在2次月經中間那一天,白帶清亮且多,這天即為排卵期。因排卵時產生高濃度雌激素,對宮頸口柱狀上皮細胞起作用,使之分泌大量白帶。
6. B超監測法:有經驗的醫生會通過B超,看到卵泡從小到大排出過程。
小么說說:上面提到,緊張、焦慮的情緒會引起不排卵或排卵不正常,因此,備孕中的夫妻,切不可過于心急,保持順其自然的心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