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悶頭暈一個多月,她卻沒重視
出事的二胎媽媽姓吳,今年才32歲,是浙江湖州人,從事行政工作。因為第一胎生的是女孩,二胎政策放開后,她和老公都想再要個男孩,湊個好字。
吳女士平時的身體還算不錯,備孕不久就順利懷上了寶寶。家里人都很高興,婆婆在飲食起居上盡心照顧,上下班也是老公接送。
懷孕頭五個月,她不太有什么孕期反應,不僅人感覺舒服,心情也很好,滿滿的都是對孩子降臨的期待。
沒想到再過了一個月,頭暈、胸悶等不適的癥狀找上了門,身子也有點浮腫。
她想,大概是累著了,再加上這段時間氣溫變化比較大,自己也有點小感冒,于是就沒太放在心上。
出事那天,吳女士傍晚下班回家,稍微清洗了一下就躺在床上休息了。可是,她突然感覺呼吸困難,胸悶得厲害,身子也沒法動了。
婆婆見狀趕緊將她送到醫院。后來又連夜轉診趕到杭州,找到邵逸夫醫院的醫生。
肺動脈高壓并發心臟驟停,母子雙亡
醫生回憶,吳女士入院時情況已經很嚴重了,胸悶氣急,躺著一動不動,話也說不清楚。
檢查發現,她肺動脈外周很多小血管被堵塞了,肺動脈壓力“爆表”,竟然高達130,正常人在25以下。
這屬于典型的特發性肺動脈高壓。該病是一大類以肺動脈壓力增高、伴有肺小動脈病變為特征的惡性肺血管疾病,被稱作發生在肺血管的“惡性腫瘤”。
“導致吳女士發病的誘因,就是懷孕。”章銳鋒醫生解釋,懷孕會引起激素水平變化,血液循環也對心臟形成很大壓力。對肺動脈高壓患者來說,懷孕是絕對禁忌。而一旦懷孕,要盡早終止妊娠,以免對孕婦造成生命危險。
為了保住吳女士的命,和家屬商議后,醫生忍痛為她進行剖腹產。似乎是冥冥中知道孩子沒保住,寶寶一被取出,她竟突發心臟驟停。
雖然醫院進行了全力搶救,但半個月后,吳女士還是不幸去世。
女性懷孕前,最好先做心臟超聲檢查
吳女士這樣的悲劇,對章銳鋒醫生來說并不是偶然。去年9月,他還遇到三天內兩位50歲壯漢因此病去世。
章銳鋒說,肺動脈高壓的發病特點是又急又兇,幾乎一半病人都到過搶救室。最后,病人往往因心衰導致死亡,而且死亡率很高。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發生猝死的概率超過30%。
章銳鋒提到,肺動脈高壓患者多為20-40歲的年輕人。他們年紀輕輕,心臟卻像70歲老人,不能唱歌、不能爬樓、不能奔跑、不能坐飛機,發病嚴重的話,連系鞋帶這樣的小事也隨時可能猝死。
“引起肺動脈高壓的原因非常復雜。除特發性肺動脈高壓外,很多疾病,如肺血栓栓塞、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間質性肺病、肝硬化、先天性心臟病等等,都可并發肺動脈高壓。”章銳鋒指出,患有以上這些疾病的患者都是肺動脈高壓的高危人群,要定期篩查有無肺動脈高壓。
要和大家說的是,肺動脈高壓隱蔽性大,初期癥狀比較輕微,往往只出現運動后勞累、氣喘、胸悶、胸痛、頭暈等非特異性的癥狀,易與氣管炎、哮喘、冠心病等相混淆。
臨床上,章銳鋒醫生經常遇到這樣的病人,一年前還能一口氣上五樓,慢慢地就只能上三樓,或者中間還得歇一歇。因長期缺氧,藍嘴唇、慢腳步成了肺動脈高壓患者的標志。
最后,他提醒,肺動脈高壓雖然兇險,但及時診斷和有效治療,病情還是可以控制的。因此,如果出現原因不明的氣急、胸悶,一定要及時就診,可以做個心臟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