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劉崇峰:棉品引流新時代 |
發布日期:2020/3/3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482次 |
棉品是孕嬰童用品的主要品類,有它自己的特點,在消費升級和個性創新的新時代,棉品、引流和客戶關系的三者如何結合才是我們關心的重要問題。本屆論壇我們再次請到孕嬰童行業培訓專家劉崇峰老師為我們分享《棉品引流新時代》。 【摘錄】 棉品引流新時代,實際上分為三個內容:引流+棉品新時代+有溫度的客群關系。我們都知道電影院是爆米花賣的最好的地方,我想問大家,爆米花降價能不能夠產生更多的銷量?30降到10元,會不會產生巨大的增長?不會。商品的促銷如果像爆米花一樣,真正的銷量增長,相對有限,我想問大家,怎么樣讓爆米花銷量有明顯的增長,怎么樣讓電影院的爆米花能夠產生更多的銷量增長,就是促銷電影票,如果說讓更多的人能夠買電影票來看電影,我們的爆米花從30漲到50,會不會銷量大幅度下降,也不會。所以我們面對的問題是什么?我們拼命地給我們的產品做促銷,但是我們的價格雖然很低,我們進店人數在減少,這是我們面臨的巨大問題,專家和老師都在講,我們幫助客戶解決客戶的需求,如果我想問大家一句話,如果顧客不進店呢,互聯網搶了我們的銷量,我認為這是表象,真正搶的是我們的客流。 在2015年和2016年時,我們的客單價在下降。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導購賣一單銷售,如果里面沒有奶粉,這一單客單價會高嗎?肯定不會很高。如果有奶粉,客單價最少超過兩百。我們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就是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內容引流。 中國孕嬰童行業跨省的連鎖,以及省內的區域連鎖,從2015年開始,做了一件事,他們大量地在運用客戶關系管理軟件,解決什么問題?解決進店的問題。我總結2016年,中國孕嬰童行業的門店分為兩類,第一類以產品為中心,狂推高毛利產品,銷售增長絕對低于5%;第二類是以產品和導購為中心的企業,強化的是什么?強化的是績效,強化的是激勵,目前這樣的企業占10%-12%左右。我們看到2016年增長30%到50%客單價的企業,完全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出現了一個什么樣的好結果,他們的進店率在迅猛提升。他們和客之間戶的黏性得到了非常強大的強化,這一點很重要。 我給大家提一個行業問題,如果一個奶粉買三送一,是促銷還是引流?促銷和引流的區別在哪?為什么不能叫引流,買三送一會不會實現進店人數的增長,應該會。原來是買五送一,現在買三送一,客流肯定會增長,但是不叫引流。如果一個媽媽第一次買奶粉,買三送一,對他有沒有吸引力,會不會因為買三送一選擇這個品牌?不會。 我前段時間考察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的企業,我們也看到了國外的這些企業,中國和國外的軟件文化不一樣,國外是POS+CRM+ERP, 中國是POS+ERP,根本沒有對會員進行深度營銷,這是一個問題。2016年,我遇到過一家企業,讓我做咨詢項目,它的銷售2016年下滑30%以上,為什么?老顧客不斷地流失,新顧客增長乏力,甚至在下降。 孕嬰童行業目前不是毛利有多高,而是進店人數有多少。我們如果說不能夠在2017年開始,抓住我們的新客戶,最終我們就沒有明天,如果說我們不用促銷鎖住我們的老客戶,我們活不過今天。我們看到很多數據,包括自己的奶粉,我們的客戶流失率已經達到了48%,以前到我們門店買奶粉的人,平均有一百個人購買,50人購買奶粉,每個人購買5罐,現在已經下降到一百個進店顧客,只有30人購買奶粉,平均購買的罐數已經下降了1.9罐。我們怎么辦?中國孕嬰童行業面臨的是奶粉的顧客大量流失。所以我們在這看到,中國孕嬰童行業大量的企業開始使用客戶關系管理軟件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中國孕嬰童行業以客戶為中心的時代已經到了。 中國孕嬰童行業,很多人說過要互聯網+實體,我不認為這句話是對的。我認為中國孕嬰童行業應該是+互聯網,傳統的實體門店的經營方式是我們的主體、基礎,但是我們要擁抱互聯網,它是為我們提升工作效率、擴大銷售規模的輔助性手段,不要變成主體。 我們在2017年的時候,強調的就是引流,引流的前提是什么?我們強調的是引流的前提要有引流的類別,不要設定引流的商品,我自己服務企業的時候也在做,有沒有引流類別。 引流里有幾塊,會員,促銷資源傾向于顧客進店之前,不是顧客進店之后,之后固然重要,但是傾向于顧客進店之前。人人店,每個導購手頭有自己的促銷資源,為某個顧客的促銷是個性化的。中國一個行業,通過一年或者兩年的推廣,我們最終會實現一種什么現象,門店從今以后沒有促銷活動了。沒有全場買兩百送50的促銷活動,沒有全場通用的促銷活動,利用客戶關系管理軟件,讓進店每個人都有針對自己個性化的促銷活動。顧客開始在門店當中買商品的過程當中,因為人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價格。這就是我們未來,包括2017年很多企業逐漸實行的我們的引流。如果不抓住引流,你面臨著那些大顎的競爭的時候,最終你會一敗涂地。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