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后疫情時代,母嬰店如何布局新零售贏得先機? |
發布日期:2020/3/2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534次 |
母嬰行業這幾年有個概念特別火,那就是新零售。由于今年的生意不容樂觀,因此大家對于新零售更加關注。 可到底什么是新零售?跟母嬰行業又有什么關系? 社群營銷等于新零售嗎? 直播帶貨是新零售嗎? 微商城是新零售嗎? 數字化營銷軟件是新零售嗎? 母嬰新零售到底是什么? 追本溯源,要理解母嬰新零售,我們先來做個定位: 1、回歸商業本質,母嬰新零售模式是傳統經營模式的進化升級; 2、是用互聯網(思維、方法論、技術)重構母嬰經營的人貨場; 3、母嬰新零售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提升經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如何正確看待新零售 首先,我們從用時間與空間的角度看待新零售。 從時間來看,在未來的商業格局與競爭環境中,能活下來的一定是順利轉型到新零售模式的零售企業。 當新零售的差異化優勢不存在的時候,零售企業自身的品牌則是生存與發展的必備資源與護城河。 在人人都具備新零售經營的能力時,流量已經不是問題,更多的要去思考如何從存量找增量,把流量變留量。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我們站在更遠的時間長河時,持續思考,持續進化才是生存之本。 從空間的線下維度來看,零售格局導致母嬰店線下勢必要和同區域對手展開競爭, 大家線下做的都差不多,很難在短期拉開差距,并且線下同質競爭的代價極高。 《三體》有個概念叫降維打擊,在商業領域,企業的競爭力可以體現在若干個“維度”的累加上,這些“維度”包括核心技術、成本優勢、管理優勢、人才優勢、地域優勢等多個方面。 傳統母嬰零售對于提高成交率、客單價、消費者滿意度和忠誠度僅限于現場服務,隨著消費者的離店,無法持續提升這些指標。 只有重新構建店員與消費者、消費者與消費者的社交關系,縮短消費者的決策時間、購買時間和購買距離,降低實體空間在開店數量、面積和好位置的要求,才是適應互聯網新時代,這就是母嬰零售業的“降維打擊”。 新事物替代舊事物必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新零售模式出現,將倒逼傳統母嬰零售進行升級,目前來看,大部分剛開始,小部分還沒開始,因此基于線下競爭的維度,只要開始了就是勝利,比別人多做一些嘗試,比別人在新零售模式上稍微好一點就能打贏這場存量戰爭。 接著我們從線上維度來看,剛剛我們講到“降維打擊”,由此可以衍生出“升維競爭”的概念。零售就是我們怎么讓貨和人之間產生關系,如何把貨賣給人,如何去為人找到貨。 讓人和貨之間發生連接的有三樣東西,即信息流、資金流、物流。 隨著互聯網的到來,它們發生了新的變化。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新零售”的原因所在 現在消費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體驗以至于習慣了線上下結合的O2O模式,消費者逐漸更青睞線上付費,線下提貨,甚至于快遞到家。 這就是傳統商業模式受到打擊的本質原因 剛剛我們提到的都是線上的優勢,那是不是我們線下實體就完全沒有機會了呢?商業始終都是圍繞人去做,而線下擁有線上暫時無法具備的即得性、體驗性、可信性。 因此,線下零售在與線上電商競爭要采取升維競爭的方式。也就是在補充線上短板的同時想盡一切辦法把線上的高效性、便捷性和線下的即得性融合。 接著,我們從生存與發展的角度看待新零售。 1、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競爭思維求生存。 面對線下區域競爭,開新店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成本高昂,應該從線上著手,盡快接入新零售,提高經營效率。 如果對手已經開始新零售,那我們需要做的比他們更快、更好,提高競爭力。 面對線上電商競爭,我們要發揮線下優勢,線上做不到的,我們突出做;線上能做到的,我們同步做。 2、用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落地思維謀發展。 傳統零售在轉型新零售過程中,需要先理解新零售思維,再制定戰略與戰術,在執行過程中完成比完美重要,先去接受適應從無到有做到閉環,基礎打好后,再思考精益求精 母嬰新零售要始終圍繞兩個中心點 第一個中心點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是指不用付費,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到用戶的渠道。比如公眾號,微信群,個人微信等,也就是KOC(關鍵意見消費者)可輻射到的圈層。 那我們如何來運用私域流量呢:首先是私域流量的建立與留存,門店導購通過線下線上路徑把老顧客都引流到公眾號,社群與微信號里, 其次是借用裂變原理通過活動讓老顧客裂變新顧客成為門店的私域流量,最后通過手段與工具持續運營與管理私域流量。 第二個中心點是單客價值。 單客價值就是用各種經營方式與顧客建立直接、高頻的互動來引導與滿足客戶需求,創造客戶終生價值。 單客價值至少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價值是復購,不論線上還是線下,都不要讓得來不易的流量變成一次性購買; 第二個價值是關聯消費,門店可以根據顧客的消費半徑來擴大經營品類,提高單個顧客能產生的交易額;第三個價值是社交裂變,在社交環境里,單個顧客可以帶來更多新顧客。 布局新零售的五個方法 1、構建全渠道私域流量 商業本質就是流量+商品=營業額; 流量是根,流量是魂,如何正確對待很關鍵; 傳統零售在轉型新零售時首先需要思考流量的幾個變化流量來源、流量獲取、流量留存、流量使用、流量裂變等; 私域流量就是母嬰連鎖接下來在生存競爭與發展的重要武器; 構建全渠道私域流量過程中應該思考:如何更低成本獲取?線上線下流量如何打通?流量如何留存應用? 2、打造全場景銷售模式。 未來的消費行為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景; 單一的“上街”或“上網”已經不能滿足國人日益精細的消費需求,線上線下打通的全場景消費空間正在成為母嬰新零售的趨勢; 母嬰線下零售的人、貨、場是真實具體的,線上更像是虛擬數字,只有兩者疊加、融合的全場景零售,才是母嬰零售立足、促進消費增長的黃金法則; 基于打造全場景銷售模式,我們可以: 基于圈層和網格化進行場景重構; 針對不同人搭建不同的消費場景; 讓消費者通過消費內容和商品的重組,獲得場景體驗; 通過對流量去中心化、社群社交全面賦能化和零售觸點網格化在虛實融合的變革中順利轉型; 3、提升最大化單客價值。 社群時代深挖的是個體的價值,即單客價值。單客價值分為兩部分,首先是單個顧客最大化能消費的價值,其次是單個顧客最大化轉介紹分享的價值; 母嬰零售做市場份額占比主要是區域內總顧客數量占比,還有就是母嬰連鎖在單個顧客的總消費占比; 通過個體的消費支付階段、使用體驗階段、分享傳播階段、反饋參與階段、銷售渠道階段來深度剖析并應用,通過讓顧客主動分享,利用單客經濟最大化思維做營銷閉環以最大化單客價值。 4、幫助導購員銷售賦能 隨著房租、人工成本增加,提升人員效率和降低經營成本是母嬰零售商關鍵點。 無論是馬云的新零售、騰訊的智慧零售還是京東的無界零售,都是用營銷結合最新技術與工具來為零售效率與成本賦能 與其說母嬰生意不好做,倒不如說母嬰生意門檻越來越高了,這時候,人員短板的木桶原理就體現出來了,隨著連鎖體量越來越大,對導購的整體把控和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與工具來打造標準化體系管理店員,讓店員新零售時代跟著企業發展共同成長來提升店員的綜合能力。 幫助導購員銷售賦能我給你三個建議: 學會使用工具,比如微信群管理工具,朋友圈一鍵轉化工具; 大膽聘用90后人群,新人群的學習能力,理解應用能力更強; 后臺營銷團隊盡快組建,必要時可以外包托管給專業團隊合作; 5、降低新零售轉型成本 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及人們消費品質的提高,母嬰零售急需改變現狀。 迭代適合自己的高效標準新零售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管理,以滿足消費者消費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奪一席之地,穩定企業發展; 行業變化會越來越快,新事物,新模式也會持續不斷的更新。 每當舊知轉新知時都會出現一批“割韭菜“的公司,因此在轉型新零售模式的過程中要理性選擇,合理控制預算, 以后要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當下一定要盡可能降低新零售的轉型成本,能找到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規模優勢更明顯的合作伙伴可以考慮外包托管,這里大家有需要的話可以具體了解我們團隊。 接下來我給大家總結一下到底什么是母嬰新零售? 母嬰新零售是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萬千組合。 母嬰新零售是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和復購率的更高效率; 母嬰新零售是設計、制造、供應鏈,B2b2C 的整個環節不斷提高。 母嬰新零售,從人的角度來說,就是利用口碑經濟提高流量、利用社群經濟提高轉化率、利用大數據提高客單價、利用會員經濟提高復購率。 從“人”的角度來說,母嬰零售四件事: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和復購率。 母嬰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效率。 擁抱母嬰新零售,就要把線上的高效率和線下的體驗性結合起來,讓消費者在享受高效率的同時回歸體驗性。 母嬰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