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把尿危害大家長該如何避免 |
發布日期:2020/2/20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602次 |
【導讀】很多老人甚至讓你的娃從一出生起就開始“噓噓”,還有隨著把尿成功的歡呼聲! 相信大部分被把尿的寶寶家里一定有一個自認經驗豐富的老人,他覺得你小時候、你爸小時候、她小時候都是這么帶大的...哪兒能給孩子包著紙尿褲到處走!讓親戚朋友看見多丟人啊... 所以很多老人甚至讓你的娃從一出生起就開始“噓噓”,還有隨著把尿成功的歡呼聲!其實,是否把尿完全取決于寶寶的父母,并非是寶寶的奶奶、婆婆! 把屎把尿到底有沒有危害? 與其說是把尿的危害,不如說是過早把尿、強迫把尿的危害。一般括約肌要到3歲左右才能發育完全,在這之前孩子并沒有能力完全自我控制排尿排便。過早訓練把尿,容易影響括約肌的發育,同時讓他形成“被把尿才需要尿”的習慣,即使真有尿也強憋著,分不清到底是該尿還是不尿。而在孩子沒有需要的時候,強迫把尿把便,大人著急寶寶也抗拒,讓孩子頻繁用力掙特別容易造成脫肛、肛裂,長此以往甚至引發心理障礙,排便更困難。 如果你要孩子把尿,請遵循不過早、不主動誘導、不強迫三大原則。 如廁訓練是一門必修課 不管你愿不愿意、或早或晚,寶寶終究還是要學會自己上廁所的,尤其是在他上幼兒園之前。小編見過有寶寶上幼兒園還穿尿不濕的,明明想尿尿卻不會表達自己意愿只能當眾尿褲子被嘲笑的,這大都是因為爸爸媽媽在教寶寶如廁訓練這件事上沒做好。 寶寶多大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通常來說寶寶1歲半-2歲的時候,可以開始慢慢進行如廁訓練了。沒必要很早就開始訓練寶寶自己上廁所,只有當膀胱控制力、括約肌發育到一定程度,寶寶才具備自主排尿排便的生理基礎。 不要去和別人家寶寶攀比,覺得別人家寶寶早學會了我家怎么還不會,從而不耐煩、焦慮甚至責罵寶寶。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早晚沒有關系的,說不準哪天他就對自己上廁所感興趣了,一般寶寶在3歲前都能順利自己尿尿。 哪些信號表示寶寶可以如廁訓練了? 1、想尿尿或者便便時,能用聲音、表情或動作來向家長表達; 2、對模仿成人上廁所的姿勢或者馬桶感興趣; 3、尿不濕能保持幾個小時的干爽,同時對在尿不濕上尿尿便便感到不舒服; 4、能聽懂你讓他尿尿的指令; 5、能自己嘗試穿脫褲子。 如廁訓練要怎么進行? 1、寶寶專用小馬桶 給寶寶準備他自己的如廁工具是最重要的開始,一是造型可愛顏色豐富的小馬桶可以讓寶寶產生興趣,二來成人馬桶圈太大寶寶會害怕掉下去而抗拒自己如廁。 男寶寶的話,還可以準備個可以吸附在墻上的卡通小便池。 2、兒童專用馬桶圈和小踏板 有的寶寶不喜歡蹲小馬桶,可以準備個兒童馬桶圈放在成人馬桶上,然后準備個小踏板,方便寶寶爬上去,而且坐在成人馬桶上時腳也有能有個支撐點不用懸空著。但是,這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寶寶摔倒。 如廁過程的示范 告訴寶寶,尿尿便便的時候,先找到自己的小馬桶,然后脫褲子,蹲下坐在馬桶上開始便便。爸爸媽媽可以多給寶寶示范幾次要怎么蹲。 如廁訓練階段,寶寶褲子不要穿太緊,最好也不需要系腰帶,方便寶寶能自己迅速的脫下褲子。 便便完以后,還要教寶寶如何擦屁屁,不要因為怕寶寶弄臟手而不教寶寶自己擦屁股,你慢慢多示范多引導幾次,寶寶就會學會的。 最后就是告訴他,每次如廁完都要洗小手啦! 男寶女寶如廁訓練要區分嗎? 引導寶寶如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最初都可以從便盆開始。 尤其是男寶寶,不要一開始就分開訓練尿尿和便便,一會兒站著一會兒蹲著容易讓他混亂,另外便便時也常常伴著尿尿,一開始就分開訓練很容易讓他明明在便便的時候又想要不要站起來尿尿。 夜里要叫醒寶寶尿尿嗎? NO!如果寶寶夜里有意識自己醒來起床尿尿就順著他來,如果不能又擔心他會尿床的話就給他兜尿不濕,又有什么關系呢。沒必要一如廁訓練就徹底扔掉紙尿褲,或者像有強迫癥一樣非要寶寶半夜起來上廁所。首先 還是讓寶寶睡個安穩覺吧。 教寶寶如廁是個急不來的事,即使一開始不成功或者成功了幾次又失敗了也沒什么大不了,不用覺得特別焦慮甚至認為寶寶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呀,更不要對寶寶發脾氣責罵寶寶。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