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實行的配方奶粉注冊制會如何改變市場格局 |
發布日期:2020/2/17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999次 |
配方奶粉注冊制持續醞釀,正在打破國產和進口奶粉品牌的市場格局。 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新政“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規定,未通過配方注冊的品牌自2018年1月1日起,將不得在中國境內銷售。 10月10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新一批通過注冊的3家企業共12個產品配方,包括明一乳業、明一國際營養集團和貝因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產品牌已有伊利、蒙牛、飛鶴、貝因美、君樂寶、三元等通過注冊,外資品牌有美贊臣、惠氏、雅培、美佳素兒等。 貝因美是8月第一批拿到注冊資格的 “0001號”。據財新報道,貝因美為公司4個系列的12個配方準備了多達“273公斤的申報材料“,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貝因美先后簽署了7份總承銷協議,總目標銷售額達36.8億人民幣,這個數字比貝因美2016年的總營收還要高約三分之一。 而在此之前,貝因美已經因為業績不佳,2017財年半年報虧損3.68億元,二股價跌停。這也是為什么有許多人認為新政為自三鹿事件后一直表現不佳的國產奶粉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機會。 根據9月8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特殊食品注冊管理司副司長馬福祥的說法,注冊配方最終將會通過約1000個左右,而進口奶粉品牌的數量則會從2014年前的2200個銳減至300個。如歐比佳、荷蘭朵、美素方牧等采用代加工方式的進口品牌被卡在了制度之外,這對近兩年主營小眾進口奶粉的零售商也是一個沖擊。 今年6月,澳洲奶粉品牌貝拉米以285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46億元)收購了澳洲奶粉工廠金澳維佳乳業國際有限公司,后者擁有中國配方奶注冊資質。 一些配方產品線過于臃腫的國產品牌也開始了清倉甩貨。據報道,如圣元牧業旗下有近30種產品使用的配方幾乎一樣。 對規模更大的外資品牌來說,由于很早就開始籌備,配方奶注冊制的沖擊相對較小,而且意味著新的機會。 同樣在10月10日,美贊臣新任大中華區總裁睿恩達(Enda Ryan)上任,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公司未來的主要目標是下沉渠道至中國的四五線城市。針對注冊制,睿恩達表示:“預計會有50% 的品牌逐漸退出中國市場。”他認為此時形成的市場空白正好是美贊臣搶占下線市場的時機。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