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樹創始人王懷南:回溯十年前的追夢赤子心 |
發布日期:2020/2/14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617次 |
2018年,對于寶寶樹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是寶寶樹第二個十年征程的開局之年。每天當我來到公司,都能在前臺的墻上看到寶寶樹的愿景——建筑一個以互聯網為基礎,但不拘泥于互聯網的愛的平臺,通過會員俱樂部的形式精準滿足中國年輕父母學習、交流、記錄、購物的四大核心需求,從而培養健康、友愛、智慧、勇敢的寶樹一代! 自寶寶樹十一年前成立起,我們的愿景就幾乎沒有改變過。回看這十一年,我們以夢為馬,從PC時代走進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從母嬰社區走進了更為廣泛深入的年輕家庭服務。此情此景,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在11年寫下的一篇博客。對今天的我而言,它依然有著警醒和借鑒的意義。 以下是博客原文,希望能與大家共勉—— (寫于2007年11月,Allen,Babytree的小家) (http://home.babytree.com/223808) 30多年前,初出茅廬的Bill Gates勇敢地把微軟的愿景(vision)定格在“讓每一個家庭都有一臺使用微軟軟件的個人計算機”。 今天,這個當年顯得那么遙不可及的愿景早已是不爭的事實。 近10年前,一家取名怪異的搜索公司一出道就把自己的使命(mission)定位頗高——“整合全球信息,讓人人能獲取,使人人都受益”,這家公司就是 Google(谷歌)。 談到Babytree寶寶樹,我愿意把公司的愿景定義在20年的范疇,因為20 年代表著一代人。如果說微軟關心的是計算機和軟件,而 Google(谷歌)的世界里只有信息,那么寶寶樹所為之奮斗的只有人,整整一代人。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不可抹去的時代烙印。我自己的記憶里大多是七十年代清苦的童年和八十年代中國大陸開始振作騰飛的回憶。作為“五十年代”成長起來的知識分子的代表,我的父母有著像那個時代其他知識分子一樣的執著、沖動、狂熱與奉獻。現在中國各行各業的主力軍仍然是改革開放一代,他們經歷了改革開放的洗禮,從“八十年代”那個啟蒙的歲月走來,帶著對時代的深切理解,建設著21世紀初葉的新中國。 如果可能,不,即使完全不可能,寶寶樹的愿景應該是影響甚至培養一代人。 我希望,今天寶樹上盤桓的孩子們,20年之后,他們中的有些人能夠回憶說,“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經常在寶寶樹上探討育兒的話題。” 我希望他們說,“后來連我自己都受到了寶寶樹的影響,而且我的伙伴里有好多這種情況。” 我希望,20年后的一代人,能夠比我們這代人,比中國歷史上任何一代,都更懂得珍惜幸福、更開朗、更勇敢、更睿智、更對世界充滿了關愛。 我希望,20年后的中國年輕人已經從知識的完備、財富的理解和情感的成熟上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希望那時某個敏銳的記者或詩人,能夠在20年后驚呼,這些孩子都受到了寶寶樹的影響。沒錯,在我的世界里,寶寶樹的愿景簡言之就是——培養The Babytree Generation,培養寶樹一代! 這個理想,當我自己第一次提出時都覺得似乎有點張狂甚至自不量力。但是朋友,有哪個理想不是狂放而貌似不可及的呢?熱血甚至狂熱的立志后,隨之而來的應當是相當嚴格的執行。 為此,我們要做一個最好用、最實用的母嬰平臺; 為此,產品和創新永遠會是我們的準則; 為此,我們一定要勇敢走向線下; 為此,我們很多人已經把寶寶樹當作自己終生的職業。 寶寶樹上周(2007年11月8日)剛剛度過了上線8個月的日子。前有寶寶樹上父母期盼的眼光,后有團隊里熱切的伙伴,請允許我引用一位偉人曾經寫在一封信里的一段話,來和朋友們一道催生、呼喚The Babytree Generation寶樹一代的到來: “她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 她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她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