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能第三季度業績增幅近十年最差在華奶粉銷量下滑20% |
發布日期:2020/2/14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996次 |
全球最大的食品集團之一達能集團近日公布其2018年第三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達能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其中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4%至62億歐元(約492.7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據了解,上述業績增幅是達能集團近十年來表現最差的業績增幅。 達能上半年銷售額增長很猛,達能財報顯示,上半年達能奶粉在中國的銷售增長超過40%,表現超過其他外資對手。 三季報顯示,三季度達能中國奶粉銷售放緩了,經歷12個月的高速增長后,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下降20%。 2017年三季度增幅則超過50%。 達能也指出,在經歷了中國市場幾個季度的銷售收入超常增長之后,生命早期營養品業務于第三季度出現調整。 三季度達能早期營養品銷售額17.23億歐元,同比下降1.5%;前三季度,達能早期營養品業務銷售額53.53億歐元,同比增長7.5%。 達能業績受影響原因 對于糟糕的業績表現,在隨后舉行投資者說明會上,達能方面表示,業績受到的影響主要原因是其在摩洛哥市場遇到的抵制運動,和中國市場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下滑。 1、達能在摩洛哥市場遇抵制 達能在摩洛哥市場遭遇的抵制活動始于今年4月,由于眾多摩洛哥網民表示達能旗下摩洛哥子公司Centrale Danone鮮奶產品定價太高,決定開始抵制Centrale Danone旗下奶制品。而該抵制活動也重創了達能在摩洛哥的業務,數據顯示,隨著上述抵制活動的不斷擴大,達能在摩洛哥的業務出現下滑,并產生高達1300萬歐元(約1億元人民幣)的虧損,目前達能摩洛哥分公司已解聘了886名短期臨時工。 2、嬰配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下降20% 而財報期內,達能在中國市場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的下滑更是讓達能全球的業績“雪上加霜”。在投資者分析會上,達能方面披露,僅今年第三季度,達能在中國市場的嬰兒配方奶粉銷量就下滑了20%。而這個數據在上年同期為同比增長50%。 對于中國市場主線增速下降,達能在財報給出原因: 一是由于新生人口增長下降,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就明顯表現出來,1-2段奶粉需求下降,3段奶粉保持增長;除此之外,特配粉保持較快增長。 二是,跨境電商銷售遭遇壓力,代購商業務調整,銷售銷售出現大幅下降,在達能中國整體銷售占比下降。 國家食藥監總局推進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制要求,境外公司 2018 年 1 月前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進口并銷售至保質期結束,其后生產的產品需要取得注冊。 《電子商務法》從 2019 年 1 月份開始實行,要求 C2C 電商(即個人代購),微商、直播代購等“電子商務經營者”在中國工商局進行登記,銷售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產品同樣需要配方注冊。 這推動了經銷商提前囤貨,可能也解釋了達能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 30% 左右的增長。 第三季度,跨境購、海淘和代購銷售的達能奶粉僅占達能奶粉在華銷售的30%,去年同比,達能官方渠道與非官方渠道銷售50%:50%。 這意味著,從下半年開始,跨境購對達能奶粉銷售影響逐漸顯現出來。 而知名乳制品專家宋亮則向網易號外分析指出,達能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下滑,主要是的中國三四線市場受到飛鶴、君樂寶等中國本土品牌的大幅沖擊;同時,跨境購電商法的出臺,也讓一些電商平臺經營主體開始進行相應的業務調整。“此外,達能的奶粉品牌價格主要區間在180-220元之間,價格空間縱深度不高,沒有主導的高端產品作為抗競爭的品牌”。 達能旗下奶粉品牌包括愛他美、美樂寶、諾優能、牛欄等多個知名品牌。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