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奶爸、孕媽、90后寶媽三大核心人群,讓母嬰生意不再難做! |
發布日期:2019/12/25 發布者:zgytzs 共閱30508次 |
奶爸:從“男主外”到“內外兼顧” 伴隨著育兒理念和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的決策,除了媽媽的主要參與外,更多家庭成員逐漸參與其中,并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2018年調研結果相比,新生代爸爸的育兒觀念正在發生變化,有76.1%的奶爸認為自己的主要責任在于陪伴和教育孩子,有19.1%的奶爸認為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是其重點任務,可以看出,當下,越來越多的奶爸群體逐漸從“男主外”向“內外兼顧”轉變,除了物質生活的供給外,更多的開始參與到深度育兒的過程中。
以往,爸爸群體在育兒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是甩手掌柜、隱形爸爸或是醬油黨,如今奶爸人群成為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大細分市場,晉升奶爸中的群體占比39.6%,超級奶爸占比35.7%,可見,爸爸積極參與育兒活動的比例越來越高。
就目前來看,寶媽雖然是母嬰消費的主要負責人,但奶爸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家庭育兒的隊伍,對育兒的參與度逐年加深。特別是隨著90后、95后逐漸成長為母嬰市場的主力軍,這一趨勢在未來或將更為凸顯。當越來越多的爸爸參與到育兒活動以及家庭日常消費中,奶爸人群將成為母嬰消費新的增長點。 孕媽:孕期關注母嬰商品,形成明確品牌傾向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顧客對網絡的敏感性增強,母嬰店客流量降低,經營更加困難,會員爭奪已逐漸從嬰幼兒延伸到孕婦群體,即從“源頭上”想辦法,通過對孕媽的服務、消費意識的培育、會員的管理手段實現生產后持續在門店消費。而一旦孕婦群體被競爭門店奪取,就像前幾年的醫務搶占第一口奶一樣,失去會員開發的先機,甚至有人直言,維護好孕婦顧客,就是爭取到了六年的消費期,不愁母嬰店沒生意做。
確實,據《2019中國母嬰行業藍皮書》顯示,七成以上的媽媽在懷孕甚至備孕期間就開始關注母嬰商品,其中,以奶粉、尿不濕和嬰幼兒洗護用品為最,有71.3%的媽媽在備孕期或孕期開始關注奶粉信息,有82.3%的媽媽在備孕期或孕期開始關注尿不濕信息,有82.6%的媽媽在備孕期或孕期就關注嬰幼兒洗護用品信息。
此外,在優生優育精神的影響下,孕育下一代成為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隨著90后、95后新生代媽媽的不斷增多,母嬰人群的認知水平及消費水平大幅提升,她們愿意為“品質”付費,數據顯示,新生代的孕媽群體在孕期圈定品牌的比例較高,在寶寶還未出世之時就已經形成了明確的品牌傾向,這一點在洗護用品上表現尤為明顯,有60.5%的孕媽已經確定了洗護用品品牌。因此,建議母嬰品牌從孕媽階段就開始培養母嬰用戶。 90后寶媽
眼下中國零售市場正經歷一輪由消費者變化引發的包括品牌、渠道、營銷在內的零售體系大變革,同時,新生代消費者的消費趨勢而言發生了較多新變化。當被社會稱之為“非主流”的90后逐步步入育兒的大軍,崛起于母嬰消費群體中,因年齡差、成長背景和消費力的不同等,形成了差異化的興趣偏好和圈層文化,他們消費決策的特征和模式等非常值得關注。
第一,社群成為搶占母嬰市場流量的重要入口,寶媽們圍繞“育兒”建立起社交圈子且信任來自社群的信息,此外,母嬰講座或書籍也成為了寶媽們了解育兒知識的重要渠道;第二,顏值經濟盛行,90后是極看重顏值的一代,在購買商品時除了關注產品的功能性之外更多的關注產品的外觀;第三,消費感性,更愿意為個性和愛好買單,區別于70、80后,90后的思維更加開放合靈活,在母嬰消費上更重感性消費和輕理性消費;第四,90后寶媽還是“重體驗”的一代,他們除了看重產品的性價比,更深層次的是要感受服務,尋求體驗,環境的舒適度也至關重要,訴求更加多元化。 總的來說,當下,奶爸、孕媽以及90后寶媽這三大母嬰細分人群已然成為主流,基于不同人群的需求特點提供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觸到了他們的“痛點”與“癢點”,就洞悉了他們的心思與錢包,未來的母嬰零售生意也就不再難做了!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