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幽門螺桿菌 需要帶小孩檢查嗎? |
發布日期:2019/12/19 發布者:zgytzs 共閱31061次 |
體檢檢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怎么辦?醫生介紹,我國人群中幽門螺桿菌感染(Hp)率很高(40%~60%),目前Hp治療中常用的部分抗生素的耐藥率高,根除率下降;且根除后仍有再感染機會。因此,如果證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又有治療意愿的,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根據當地藥物耐藥的情況并結合患者本人用藥史,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足量足療程的規范化治療。 Hp感染率高達四到六成 據介紹,幽門螺桿菌(簡稱Hp,也常被稱作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內的螺旋狀、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是目前已知的最明確的影響胃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幽門螺桿菌的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及口-口途徑傳播,感染常有家族聚集現象。飲用受污染的水,感染Hp的人與家人的密切接觸、共餐、共用牙刷,尤其給小孩口對口喂食,咀嚼后喂食等,均可引起Hp的感染。 人體感染幽門螺桿菌后,大多數情況下,病菌會長期潛伏在胃內,無任何癥狀,有少數患者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病程緩慢,容易反復發作。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會導致胃炎、消化性潰瘍、胃惡性腫瘤、消化不良等。 感染了Hp一定要根除治療嗎?中山三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小琴說,Hp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而且感染Hp后很難自發清除;不管有沒有癥狀,感染后都可引起慢性活動性胃炎,會增加相關疾病發病風險,且很難預測哪些患者感染后會出現嚴重后果。但如果Hp根除,能減輕胃內炎癥、緩解部分消化不良患者的癥狀,降低Hp相關疾病的發病風險,還是有顯著的成本-效益比優勢的。因此,在我國最新的專家共識意見中,證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推薦進行根除治療的。 據介紹,我國人群中Hp感染率仍很高(40%~60%),感染人口基數大;目前Hp治療中常用的部分抗生素的耐藥率高,根除率下降;而且,根除后仍有再感染機會;特別是不正規用藥的問題也很突出,不規則服用藥物也會增加抗生素耐藥等后果。吳小琴認為,如果證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又有治療意愿的,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根據當地藥物耐藥的情況并結合患者本人用藥史,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足量足療程的規范化治療,爭取一次性成功根除治療。 需要提醒的是,醫生們經常在門診碰到這種情況:患者根據別人介紹或者自行去藥店購買,間斷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有的病人甚至一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就服用上述抗生素,或者“胃三聯”等,用來“消炎”治療,這是相當錯誤的,有副作用,而且也容易誘發抗生素耐藥。 不推薦14歲以下兒童進行常規幽門螺桿菌檢測 一些家長有Hp,很擔心孩子被感染上,那么需要帶小孩檢查嗎?吳小琴介紹,兒童Hp感染與成人Hp感染比較,有其自身的一些特點:例如,兒童Hp感染者發生嚴重疾病的風險很低;兒童Hp感染在其生長發育過程中,有一定的自發清除率。此外,兒童治療的抗菌素選擇余地小、服藥的依從性差、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差等治療不利因素多。兒童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較大人高。“基于以上原因,目前不推薦14歲以下兒童進行常規幽門螺桿菌檢測,除非有消化性潰瘍、已行胃鏡檢查的兒童。” 吳小琴提醒,不管是否根除幽門螺桿菌,遠離胃癌才是終極目標。高危人群應當做胃鏡檢查,高危人群包括:年齡大于等于40歲;胃癌高發地區人群;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胃癌患者一級親屬;以及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