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抵抗力最脆弱的三個時期 |
發布日期:2019/4/24 發布者:zgytzs 共閱48074次 |
隨著小寶寶一天天地長大,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在逐漸地成熟和完善。但是,育兒專家表示,在寶寶免疫系統不斷增強的過程當中,仍有三個最為脆弱的時期,是需要父母額外關注的。
一、新生兒期: 面對“新世界”,需全方位精心呵護
新生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功能并不完善,容易受到外界各種病原體的威脅。因此,增強新生兒的抵抗力、減少寶寶的生病機率是每個父母需要關注的事情。
準備方案:
1、母乳喂養——專家建議,最好持續喂母乳直至寶寶1歲。如果不具備條件,也至少要堅持純母乳喂養4個月。母乳中含有適量的蛋白質、礦物質以及各種利于寶寶生長發育的有益物質,并且含有大量能夠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此外,母乳喂養還可以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機率。
2、補充關鍵營養素——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各種營養素的攝入,而在眾多營養素之中,維生素AD對免疫力的提升至關重要。維生素A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呼吸道粘膜完整性,增強上皮組織的防御能力,并可提高免疫細胞功能、促進抗體生成。如果體內維生素A水平下降,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就會受損,并且修復能力下降,寶寶就更容易被細菌病毒所侵襲,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頻發、腹瀉頻發,并且易遷延不愈。維生素D對于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也很重要。有研究表明,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重癥肺炎等疾病均與體內維生素AD水平低有關。因此,AD同補可有效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3、養足精神——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大腦發育、使身體恢復活力,減輕免疫系統的負擔,新生兒每天應保證16-20小時的睡眠時間。在寶寶3個月左右開始能區分白天和黑夜,家長要讓寶寶白天更多地醒著玩耍,而把主要睡眠時間集中在夜里。
4、接種疫苗——接種疫苗能夠刺激身體產生抗體,使寶寶免于感染某些疾病或降低疾病的感染率。因此,一定要遵照醫生的囑托,定時給寶寶注射疫苗。 二、斷奶期: 接受“新食物”,需做好輔食銜接工作
斷奶對于母乳喂養的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斷奶不僅關系到寶寶的食物品種、喂養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發育有著重要影響。
準備方案:
1、輔食準備——在寶寶6個月左右,母乳中的營養已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發育所需,正確且及時地給寶寶添加輔食是非常必要的。當寶寶表現出對母乳以外的食物感興趣時,媽媽要及時鼓勵和進行正確的誘導,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引導寶寶逐漸接受輔食,并且注意食物的選擇和制作方法,做好母乳與輔食的銜接工作。一般選擇春、秋季節,健康狀況良好時斷奶最佳。
2、心理準備——在準備斷奶前,媽媽可有意識地減少與寶寶的相處,增加寶寶與其他家人的相處時間,讓寶寶心理上減少對媽媽的依賴。切不可盲目采取生硬的方式刻意躲避寶寶,以免給寶寶帶來情感上的傷害。
3、適當運動——天氣好的時候,每天帶寶寶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寶寶的體質。
三、入園期: 走進“新環境”,需警惕對于變化的不適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逐漸成熟。通常在3歲以后,寶寶身體的抗病能力明顯提高,生病的頻率逐步下降。但是,初入幼兒園的寶寶,由于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接觸的人增多,對于更多更廣泛的病菌,身體還沒有建立起相應的免疫機制,因此這段時期寶寶也很容易生病。 準備方案:
1、提前訓練——寶寶在幼兒園需要自己照顧自己,不管是穿衣還是吃飯,老師很難照顧周全。所以,讓寶寶在入園前學會孩子自己吃飯、如廁,自己穿脫鞋襪以及獨立入睡;給寶寶穿衣適當,避免穿得過多或過少引起生病。
2、增加接觸——增加寶寶和其他孩子以及大自然接觸的機會。據調查顯示,通過接觸其他孩子或暴露在感染原下,可適當地刺激孩子的免疫反應,增強免疫系統,降低對過敏原的反應,從而減少引發氣喘的機率。
3、減輕壓力——有研究指出,身體承受壓力愈大愈容易生病。所以,教導孩子學會放松,適當的安排戶外活動,別讓壓力壓垮孩子的免疫力。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