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跟消炎藥的區別 |
發布日期:2017/8/31 發布者:mzss 共閱58139次 |
抗生素和消炎藥是一回事嗎?其實,對于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是傻傻分不清的。甚至有調查數據顯示,居然有高達50%以上的人群都認為是。原來,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一直被混淆;原來抗生素和消炎藥的不同功效作用及用途,一直被誤解。 在這個拒絕濫用抗生素的年代,弄清楚什么是抗生素,哪些是消炎藥,當然是急不可待。所以,今天,就關于抗生素和消炎藥這兩種藥物之間的不同之處,為大家作個詳細介紹:
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藥估計就是抗生素,但實際上嚴格意義上講消炎藥和抗生素應該是不同的兩類藥物。我讀過的所有專業類的醫藥書里,沒有任何一本書會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藥,正確的叫法都是抗菌藥物,起的作用是對抗感染,而且是對抗由于細菌或者支原體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 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由這些敏感菌感染引發的炎癥自然也就消了。消炎的結果是伴隨著抗生素與敏感菌做斗爭并且取得勝利而來的。換句話說,如果身體的炎癥不是敏感菌引發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作用。 抗菌藥和抗生素是什么關系呢? 他們是大范圍和小范圍的關系。抗生素是針對所有能夠醫治殺滅的生命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腫瘤細胞等,抗菌藥物主要是殺滅細菌的。因為能引起人體感染的,除了細菌以外還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流感病毒,抗病毒和抗細菌的藥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疇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較廣義的,而抗菌藥物是比較專一的。 抗生素和消炎藥的區別 生活中常用到的口服抗菌藥有:阿莫西林、頭孢菌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 目前大家常說“消炎藥”,基本指的都是抗菌藥,但醫生所指“減輕炎癥反應的藥物”,并不是抗菌藥。而且帶“炎”字的疾病(關節炎、腎炎等)都該用抗菌藥,是人們的一種誤解! 炎癥是泛指身體對多種損傷因素出現的防御反應,并非均為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所致。 所以,當醫生說改善“紅腫熱痛”等炎癥癥狀時,所用的藥物其實多指解熱鎮痛類藥物,比如對乙酰氨基酚或撲熱息痛(商品名“泰諾林、百服寧、必理通”等)、布洛芬(芬必得)、吲哚美辛(消炎痛)。 只有炎癥反應確為細菌引起時,才涉及應用抗菌藥。因此,消炎藥≠抗菌藥。 抗菌藥用多了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嗎? 過多濫用抗生素容易造成細菌耐藥,不但個人今后對藥物不敏感,還易造成耐藥菌的廣泛播散,引起群體性的耐藥。例如近年來不斷出現的超級耐藥菌,就會逐漸成為以后世界性的治療難題。 此外,長期濫用抗生素還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腹瀉;或者使平常不易造成感染的病原菌(真菌等)二重感染。 在中國,還多了中藥注射液,前天聽說一起喜炎平和激素聯合使用,今天又聽到一起炎琥寧和激素聯合使用,為什么離不開激素?因為中藥注射液易過敏,激素抑制過敏。這種聯合用藥叫什么?叫做中為西用,將中藥的配伍理論用在西藥上,是十足的耍流氓。咱先不說中藥注射液毫無用途,和激素一起使用,說明下藥的明知中藥注射液有可能引起比較嚴重的過敏,本來可以不用藥,結果用了幾種藥。 諸如普通感冒這類病屬于還沒有有效療法的自愈性疾病,無論發燒、咳嗽、咽喉發炎,治也好不治也好,到日子準好。比如你咳嗽一個禮拜了,怎么老不好呀去看中醫,有經驗的老中醫會告訴你,吃我的十幾副藥準好,果然好了,你特高興是不是?
不是所有的上呼吸道感染都發燒,而且即使發燒也會一周左右痊愈,咽喉炎的比例高一點,也會在一周左右痊愈。但咳嗽、流鼻涕的比例則很高,而且時間很長,你要是趕上了二周也好不了。 但是,這并不表明你咳上兩三周就能咳出大毛病來,咳嗽不是病,只是癥狀,也是身體要把病原排出來的手段,等病毒性感染消失了,自然就不咳了,就和發燒一樣,止咳是止不住的,只能稍稍緩解,甚至基本上是安慰劑效應。 GetSmart的意思是具備一些基本常識,不要小看這些基本常識,很多醫生都不具備。具備了這些基本常識,就能夠少緊張、少吃冤枉藥、少冒藥物特別是中藥副作用的風險,你和你家孩子的身體也會變得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強一點。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